我們平時說的緩蝕劑是指廣義的對金屬表面的防腐蝕,但是真正要用在特定環境中又完全不一樣了,這期我們就講講堿性緩蝕劑:
我們講的堿性緩蝕劑(以下簡稱緩蝕劑)就是在堿性清洗劑中使用的,防止對金屬產生腐蝕之目的,但是我很多的技術在研發緩蝕劑時去查文獻的時候直奔主題,只要是有緩釋作用的都去實驗以下,最后發現都不是自己需要的效果;緩蝕劑要對癥下藥,例如:苯并三氮唑。苯甲酸鈉這些成分在文獻資料記載都是很有效的緩蝕劑,可是當我們用于堿性清洗除油劑中往往效果很不理想,這是為什么呢,這就是我們要說的“定性原理”!
例如:W-10A堿性緩蝕劑就是利用這一原理,他跟我們一般講的大眾認可的緩蝕劑有點背道而馳,PH值在11-12之間,在我們的邏輯里面這么高的堿性怎么能緩釋呢,廠家開發的堿性清洗劑PH值比他還低!正是我們外行思維“只有PH值低的才能不腐蝕”,其實W-10A利用的就是“定向原理”,減緩氫氧根的活動以達到緩釋目的,而不是降低PH值!希望大家可過這篇文章后對您的技術開發有所啟示;
不過如果你是在使用堿性緩蝕劑,那還是奉行“拿來主義”,直接購買研發成熟的產品使用經濟成本可能更低!